立即下载
《双牌姓氏考》——毛姓
2021-01-14 11:55:10 字号:

【姓氏起源】毛姓的起源主要有三。

1、出自姬姓

属于以国名为氏。毛氏,本姓姬,是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毛伯郑)始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 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

2、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子伯聃的封地毛邑

属于以封邑为氏。伯聃(伯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在后世子孙中,有以封地为姓者。

3、源于改姓而来

(1)源于蒙古族,属于改姓

①元朝右丞相伯卜花的孙子福寿,归附明朝,因率明军讨湖广、巴蜀等处有功,官至副总兵,明成祖朱棣赐毛姓,其后裔子孙多称毛氏。

②蒙古族鞑靼部落酋长毛里孩,在明朝时遣使进贡,明宪宗朱见深赐汉姓毛氏,其后裔子孙多称毛氏。

(2)源于氐族,属于汉化改姓

氐族在殷周到南北朝时期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在两晋时期曾建立有前秦、后凉、成汉等国。

(3)源于回族,属于改姓

毛忠,初名哈喇,明军将领。因守边有功,明英宗朱祁镇为表彰他,特赐予毛氏,为回族毛氏之祖。毛氏回族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甘肃一带。

(4)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改姓

今苗族、傣族、彝族、高山族、布依族、满族、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毛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改汉姓者后裔。

【沿革分布】毛姓发源于河南、陕西。春秋时期,毛姓人进入湖北地区落居。汉朝之前,今山西、河南的毛姓人迁往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以宁夏和内蒙古最为繁盛。今安徽、四川地区也有毛姓人的迁入。唐朝末期,毛姓人大规模南迁至江西。五代以后,毛姓人在南方兴盛开来。元朝时,有毛姓人落籍云南。明朝初期,山西毛姓人迁往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北京等地。清朝雍正年间,毛姓人开始渡海进入台湾地区,进而远徙海外。


12.9双牌姓氏考-定稿  配图815.png

2007年《毛让后裔·龙城九派通书》

据2007年毛凌志著的《毛氏后裔·龙城九派通书》记载,永州境内毛氏为毛让后裔。

江西省吉水县有“龙城九派”:司封派、司理派、刺史派、省元派、国学派、寺丞派、司法派、巡判派、贡元派。韶山毛氏属第七派,双牌柏梧塘毛氏属仕华派下毛任长子派下第八派“巡判派”。

湖南省《祁阳大忠桥毛氏族谱·创修族谱流源序》记载: ……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年),始祖毛氏千一郎携弟千二郎,由江西吉水鹅颈塘(鹅颈大丘)迁来湖南省祁阳县毛家埠。永乐二年甲申(1404年),千二郎别迁。千一郎移居祁阳县大忠桥,配陶氏生一子万一郎,字荣兴;继配叶氏生一子万二郎,字荣华,迁东安县桃林。万一郎即荣兴生三子,思温、思恭、思伦。思温子二,彦芳、彦菖。彦芳携其子永城,步荣华后尘居桃林。永城六世孙敬淑,居井头墟,其派下世系齿录已合编入谱。彦菖子永洪,安土重建,生子六。文镇长,徙西蜀,文钦次之,文锷三,其余死,徙无微。文钦子若孙,亦多往川,星散保宁府南江县晏山家巴州元坝,子不徙。今兹野牛塘人也。文锷子四,伯梗、伯梓、伯材、伯彬。伯梓住蜀。伯梗裔住老屋塘。伯彬裔住四房院村,裔星罗棋布,分住团山岭、老屋塘、花屋场、 鸿鹚塘,以及堆子边杨柳塘、黄侍郎棉花塘等处,指不胜屈。思恭子二,彦秀、彦有。彦有无嗣。彦秀子七,永浩、永、永深、永江、永渊、永淮、永澜。永浩、永深相继往川。永生文锦,永江生文公、文道、文正、文直。永渊生文金。永淮生文铃。永澜生文体、文馆、文锐、文铄,由“文”字派递传至今。凡居七房老垣、托塘岭、菱角塘、汤家园,莫不属思恭裔。思伦生子有四,彦修、彦为、度信、彦隽,如四时之行而不失其序焉。彦修生永荣,彦为生永华,彦信生永明,彦隽生永圭、永玺,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承承继继,凡居毛家埠、马鞍岭下、七都、祁城、唐家陡,莫非思伦后裔……


12.9双牌姓氏考-定稿  配图814.png

存于柏梧塘村的《毛氏族谱》

12.9双牌姓氏考-定稿  配图821.png

存于梧柏塘村的《毛氏族谱》(16本)

柏梧塘《毛家族谱》在1941年初续谱,陆军上将贵州省政府主席毛光翔撰写的《毛氏续修族谱序》介绍:“吾派分三支,由明洪武来自江西。千一公由明嘉靖来自岳州。嘉本公由明永乐来自北京。福整公五百年……清光绪中叶三支创修族谱,千一、嘉本、福整以为始祖。嘉本公以前尚有由赣迁岳之十二代可考。百四公为迁岳始祖,而分别注明阅四十余载。兹复徙而续修之,而居零陵之。百十一公、吕万八公居祁阳之,寿公、满卿公各支亦加入焉……又闻之毛氏家庙居衡岳之南九嶷之西间。”另篇《百十一公房谱序》曰:“百十一郎自明初由江右(江西)徙零南柏梧潭历世二十一,历年五百。由柏梧潭再迁江华者有人,迁巴蜀桂管者有人。”另篇《初续族谱合谱正班次引》曰:“吾族迁祁阳始祖千一公来自江西。嘉本公来自岳州。福整公来自北京。百十一公、吕万八公、寿公、满卿公均来自赣省。”千一公派前二十世班次诗:“千万思彦永,文伯有然成。似生方世宗,如正纲常顺。”嘉本公、福整公、百十一公、吕万八公、寿公、满卿公的派前二十世班次诗与《祁阳县大忠桥毛氏族谱》记载的完全相同。所以,双牌县五里牌镇柏梧塘毛氏与祁阳县大忠桥毛氏同样是江西省吉水县“龙城九派”毛氏第八派“巡判派”后裔。

“零陵柏梧潭百十一郎派下齿录”:一世祖百十一郎,明初由江西鹅颈大丘迁居湖南零陵南乡柏梧潭。明洪武二年( 1369年)五月十九日子时生,殁失考,葬有芽山坐东朝西。配陈氏,生二子,又十郎、又十一郎。零陵(现双牌县)柏梧塘始祖为万一郎派下百十一郎后裔。毛姓在双牌始分布于五里牌镇柏梧塘村,且是毛氏的主要居住地,有四个小组,现有150户600人;后迁至五里牌镇佑里村鲁子冲,现有25户120人;迁至五里岭双河村鲁塘(鲁凼),现有20户100人;迁至五里岭的双河村塔架桥(搭江桥),现有20户100人。人民洞村始迁入2户,还有零散迁至泷泊镇乌鸦山、霞灯、大路口出水岩等地。

12.9双牌姓氏考-定稿  配图824.png

柏梧塘《毛氏族谱》世系图

由柏梧塘迁往江华县水口镇得贵村毛氏现有60户300人。

四川省渠县双土乡吴村毛氏与柏梧塘毛氏有血脉渊源。据《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一书第99页记载:四川渠县双土多吴寨村毛氏,祖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先祖于明初迁居湖广省永州府零陵县白穆塘(柏梧塘),清初迁川始祖毛一为偕侄毛二成移居渠县万五上二南路天台山毛城寨坎下,数载后,毛四与岳父陈正凤移居渠县东路云合里二甲四方山,毛顺金移居大竹县莲印乡龙台村4组。据毛凌志著的《毛氏后裔·龙城九派通书》记载:四川省渠县双土乡吴寨村7组毛氏现有80户450人;渠县万五上二南路天台山毛城寨毛氏现有30户150人;渠县东路云合里二甲四方山毛氏现有40户200人;大竹县莲印乡龙台村4组毛氏现有5户25人。

【姓氏文化】毛氏迁祁阳始祖千一公来自江西。嘉本公来自岳州。福整公来自北京。百十一公、吕万八公、寿公、满卿公均来自江西省。

1、旧谱一些班辈实录如下:

千一公派前二十世班次诗:千万思彦永,文伯有然成。似生方世宗,如正纲常顺。前二十世号辈:一荣春立久,昌明吾宇台。色秀若尚元,国朝福本隆。

嘉本公派前二十五世班次诗:百千万季辛,应成文志伯。讳寿本一自,元生若世宗,如正纲常顺。

福整派前二十世班次诗:福□□□□,天大川正文。昌有光永世,其芳祚本隆。

百十一公派前二十世班次诗:百又勤志永,文进兴仕尚。宗大友仁宏,名本熙鼎定。

吕万八公派前二十世班次诗:吕千□永世,廷兴有成然。金翼大学士,乾坤正安定。

寿公派前二十世班次诗:寿□思尚彦,永志宗国成。应复三仕正(登升三文大),昌宏纲常顺。

满卿公派前二十世班次诗: □□□□满,思仕正应文。彦玉太有仁,义可存先隆。

2、柏梧塘毛氏班辈

据1941年初续修的《毛氏族谱》载,柏梧塘毛氏为百十一郎派下。其辈行是:百又勤志永,文进兴仕尚。宗大友成宏,名本熙鼎定。据老人回忆,后续为:学休世让。其后未见续班辈。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凌志 廖银梅

编辑:兰莉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